时间:2022-11-07 文化知识 查看: 125
西部小说
如果说西部牛仔体现出来的西部精神构成了美国精神的雏形的话,那么西部小说中牛仔形象的出现,则使美国精神得以定型,成为了美国精神的象征。
西部小说展现了西部边疆生活的艰辛,张扬出拓荒者为生存而奋斗的精神气度,这种独特环境下所锤炼的民族精神,正是美国精神的内核所在。
美国西部小说可以追溯到1784年约翰·菲尔森发表的《肯塔基的发现、定居和现状》。通过这本书,美国人第一次了解到最早向西部移居的英雄——丹尼尔·布恩。
他的果敢、刚毅、智慧,他的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成了人们心目中的典范,也成了“西部精神”的代名词。从此人们对神秘西部的认识发生了质的变化。
美国西部小说发展中一个最伟大的成就,就是将西部英雄具体化为更具西部特色的牛仔。欧文·威斯特的杰作《弗吉尼亚人》被视为美国文学史上牛仔小说的起点,被誉为第一部真正的西部小说。
牛仔形象从此成为永恒经典。这个“弗吉尼亚人”一出世便立刻引起无数作家的崇拜和仿效。构成“牛仔神话”的长篇和短篇层出不穷,创造了许多神采各异的牛仔形象:占恩·格雷的《丛林骑士》和欧内斯特·海科克斯的《通往洛兹堡的驿道》中温特斯和“金发青年”那样无私地保护无助妇女的侠士;杰克·谢弗的《沙恩》中沙恩那样为道义和尊严而“抱打不平”的牛仔;布莱特·哈特的《田纳西的好友》、杰克·伦敦的《全金谷》中比尔那样不畏艰险的淘金者……
鲜活的牛仔人物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荒漠边缘即将沉没的一轮红日衬托下,头戴毡帽,脖系围巾,脚穿长靴,身挎手枪的牛仔,挥舞绳套把成百上千的长角牛聚拢,随后在牛群蹚起的滚滚烟尘中策马扬鞭,纵横驰骋、跨越大草原,夜晚篝火旁,牛仔们吟唱的抑郁忧伤的旋律弥散在天边。峡谷巨川、天高地阔,粗犷正直、精力充沛的牛仔们无畏地前行。
西部电影
西部小说带动了西部电影的发展,与好莱坞同岁的西部片使硬朗的牛仔形象成为美国集体神话中的英雄形象,西部牛仔精神最终成为美国精神的象征。拍摄于1903年的影片《火车大劫案》就是美国西部片的滥觞。在这部影片中扮演暴徒布朗柯·比利的安德森自然成了好莱坞第一个西部片男明星。
1939年,约翰·福特执导的有声片《关山飞渡》因聚齐了所有西部的经典元素而被公认为西部片的里程碑之作,其造型风格、人物设定和叙事节奏都奠定了西部片的基本模式。影片描述了一辆驿车穿越美国西部新墨西哥州蛮荒之地的惊险旅程,呈现出鲜明的西部视觉图谱:独有的喀斯特地貌、陡峭的山谷、漫天黄沙的荒漠、纪念碑式的岩石、偏安一隅的小镇和酒馆、奔腾的马匹和大篷车。
人物也是颇具类型化,约翰·韦恩主演的林果就是一个典型的西部牛仔形象,他英俊潇洒,桀傲不羁,头戴宽沿帽,手持左轮枪,为复仇而战。
1952年的《正午》则开创了心理西部片的先河,全片五分之四的时间都是在铺垫,最后的出手却只在一瞬间。影片描写了一名小镇警长在无法寻得助手的情况下,只身对抗四个前来报仇的恶徒。影片插曲《Do Not For Sake Me》获奥斯卡配乐大奖,成为传唱一时的牛仔歌曲。
1969年,《西部往事》在六十年代美国西部片渐渐式微之际,创造了“意大利式西部片”的奇迹,它像是一篇壮丽优美、舒缓大气的“西部诗词”,回顾着西部的一切特质:激动人心的铁路时代,一望无垠的大漠黄沙。一个流浪无名的吹口琴牛仔、一个被通缉的匪徒、一个奸险狠辣的阴谋家、一个纠缠于三者之间的美艳女郎。
1990年,凯文·科斯特纳首次执导的《与狼共舞》在西部片已衰落的时候出奇制胜,横扫当年奥斯卡,震惊世界影坛,使好莱坞西部片重振雄风。影片长达3个小时,耗资1800万美元,动用了3500头野牛、300匹马、130多名技术人员和400名临时演员。
这部大型史诗性西部片一反以往西部片中将印第安人一律写成野蛮民族的作法,大胆颠覆了白人至上的西部电影传统,刷新了西部片的面貌。
2000年,一部《太空牛仔》横空出世,由伊斯特伍德饰演的“太空达达尼昂”带领着他的三个“太空火枪手”们与未知的太空进行一番搏斗,以找回并捍卫他们的荣耀。太空西部精神再度升华了美国精神。2006年的《断背山》对于早已自成类型的美国西部片来说,更具有全新的突破意义。李安一语道破:“美国西部是个阳刚的世界,只有男人和动物,所有西部电影从来没有往柔性的方面去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