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德国从一个支离破碎的国家凝聚成统一的普鲁士,这是俾斯麦的功劳。把德国从一个被各方掣肘的战败国变为世界强国,这是希特勒的功劳。而夹杂在这两者之间,成为德国历史上最凄惨黑夜中的守林人,就是兴登堡。
1914年的坦能堡会战,兴登堡和他的搭档鲁登道夫在东线以损失一万人的代价,消灭了俄国十五万军队,凭借此次战功,已经在军队中服役四十多年的兴登堡晋升为元帅,彼时,未来的德国领袖希特勒还是下士军衔。
在经历了一战的失败后,德国进入了历史上最昏暗的一段时光,开启了魏玛共和国时代,在军队中享有极高威望的兴登堡虽然一度解甲归田,不问政事,但是在众人的劝说下,不顾78岁高龄,出山参加总统选举,并成功当选。
1929年下半年,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也严重的影响到了德国,失业人数的不断增加,农户的破产,为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不断造势、鼓吹政治主张提供了机会,有了民众的日益支持,纳粹党在国会的席位不断增加。
1931年11月,一战时期的下士希特勒和一战元帅兴登堡首次见面,很显然,老元帅对于这样一个擅长鼓吹的,没有任何背景的“下士”毫无认同感,他用近乎蔑视的态度对周围人说:希特勒最多能当个邮政局长,至于总理,那是不可能的。
然而此时的希特勒,早已不能用“下士”的身份来对其进行概括了,面对这个政治上的强大的对手,希特勒有信心把他变成自己的支持人,除了公众场合上的毕恭毕敬,他在1932年大选期间,眼看超越老元帅无望,就打出了“支持兴登堡”的旗号,这样的举动,让年近的八旬的兴登堡对其另眼相看,在成功连任之后,兴登堡突然有了启用希特勒的想法,他兴致勃勃的对周围的人说:我应该把盗猎者变成守林人。在第二年初,经历了各种讨价还价之后,兴登堡正式任命希特勒为政府总理,已经拥有广泛民众基础的纳粹党,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这是德意志时代的更替,这是普鲁士和新兴的纳粹政权的交接,也是兴登堡和希特勒的传递,很难评价两人的真实关系。1934年8月,这两位德国不同时代的领袖最后一次见面,彼时,病榻上的兴登堡已经意识模糊,在弥留之际,他意外的称呼希特勒为“陛下”。
按照兴登堡个人的意愿,他本应该葬在自家的庄园,而希特勒却把他葬在了当年战胜俄国的战场上,那是兴登堡成为元帅的福地,也从侧面凸显着希特勒本人对于旧普鲁士军人的尊重。
1933年兴登堡为什么任命希特勒为德国总理
2006-2021 www.whpyq.com 威海信息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