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有余”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的一种美好向往与祈愿,而这个词语的代表就是“鱼”。
因此,每年春节,鱼都是各家各户不可缺少的一道佳肴,鱼对中国人来说,有着一种富贵的象征。
“年年有余”再美好,也只是一种存在于精神中的想象。然而,在湖北省十堰市的皮家村有一个神秘的山洞,不费一丝力气,就有成千上万吨的鱼每年从山洞里“流出”,让“年年有余”成为了一种真实存在的现象。
可为何专家赶来一看既心痛又害怕呢?
01 皮家村的“流鱼洞”:世世代代挖不空的宝藏
皮家村,是湖北省的一个普通山村,这个村子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尽管风景秀美,百姓淳朴,一年到头也吸引不来多少访客。但是,近些年来,清明前后前往皮家村旅游的人却骤然间增加了数倍。
他们前往皮家村的目的出奇的一致:看看所谓的“流鱼洞”。流鱼洞,是一个直径不超过一米的小洞口,位于皮家村的一座山上,每年清明节前后,这个洞口就会顺着水流游出成千上万吨的奇鱼。
从邻近的郧县出发,到皮家村需要一个多小时的车程。而他们最终的目标地并非皮家村村子里,而是在皮家村村后的山崖脚。这个山崖脚就是流鱼洞的位置,神州沃土地大物博,千奇百怪之事绝不在少数,但像流鱼洞这样的地方,却是大家头一次见。
刚到皮家村,就能见到村子里家家户户都在编鱼篓、洗鱼篓。这个村子的人没有完全靠捕鱼为生计的,毕竟几条淡水河是养活不了这几千人的。那为什么他们每家都要准备鱼篓呢?原来是他们盯上了这个流鱼洞。这样一个鱼篓,起码可以装得下二三十斤的鱼,想要将其塞满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带着鱼篓,在合适的时候来到流鱼洞,将鱼篓对准洞口,不出五分钟,满满一篓子的鱼就到手了。
这种小鱼通体发白,长度一般在二十厘米左右,没有发现过太大的。在流鱼洞“流鱼”的这些天里,每家每户都轮流提着鱼篓子去接鱼,一时间家家户户都能吃上炸得酥香的小鱼。
流鱼洞的历史由来已久,即便是村里的老人,在回忆中也只是说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他们不知道吃了多少年的小鱼,却从未有人弄明白,究竟为什么这里会“流鱼”。
清明先后一共二十来天,这里不间断地会流出小鱼。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收获这些小鱼,村民们不仅用砖头把流鱼洞延长,还细心地在上面用破布、树枝盖住。因为据他们的经验,流鱼洞出来的小鱼非常怕光,一旦有光亮就不会出洞。
流鱼洞的鱼远近闻名,以至于每年到了流鱼的季节,都是皮家村乃至附近几个村子最热闹的时候。皮家村的村民把小鱼带到各自的家里做成美味的食物,邻村的人都会忍不住前来串门,只为一品小鱼的风味。
久而久之,当地所有人都知道了皮家村有这样一种特殊的小鱼。然而,传播的范围越是广泛,人们就越发的好奇。因为无论是村里、镇上,都没有人见过这种鱼。
要知道,皮家村附近少说有五六条淡水河,里面产出的鱼数以万计,菜市场每年卖掉不计其数的鱼,却从未有人在其他地方发现过这种鱼。也就是说,这种鱼是流鱼洞的特产,是独一无二的。
好奇的村民找到了记者,希望记者能够将这件事情报道出去,以求得有识之士为他们解答一二。
02 神秘鱼儿名字揭晓,更多疑点浮现
很快,郧县水产局的一位工程师官爱信就得知了这个消息。他专门弄来了一个小鱼的标本,对照着当地的县志仔细地翻阅研究。
他在当地的水产志中找到了有关这种鱼的描述,其情形与真实发生的几乎没有任何的区别。于是,着迷的官爱信几乎不吃不喝,不眠不休,连续翻找了几夜的资料,终于找到了有关这种鱼的记载。
多鳞铲颌鱼,主要集中生存在神农架林区、山区等高寒地区的河流。这正是“流鱼洞”流出的鱼的学名和相关记载。既然有相关记载,那么说明此前有人见过这种鱼并进行了科学性的考察与研究。
但是令人感到疑惑的是,当地哪怕是水产商的老板也都没有见过这种鱼。跑遍了郧县的水产市场,都找不到一条这样的小鱼。
也就是说,这多鳞铲颌鱼是皮家村流鱼洞特有的产物,除此之外别无二家。这种鱼看起来普普通通,毫无特色,但真要看起来,却是与其他的鱼有着明显区别的新鲜玩意。
流鱼洞的事情很快就被媒体传播出去,他们也希望借用社会的力量,揭开这一个谜题,同时为大家指出一条明路。
张春光,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的一名研究员,鱼类专家。他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非常的欣喜,认为这很有可能是发现了一个新的值得保护的物种。于是他耐不住性子,在清明节前就来到了皮家村。
等他赶到村子的时候,刚下车就闻到家家户户飘出来的鱼香味。按捺不住激动与好奇心的张春光立刻奔入一位老乡的厨房,映入眼帘的是一口直径一米多的地锅,地锅里整齐地躺着几十条金黄的小鱼。
张春光捏起一条炸好的小鱼仔细观察,但是隔着一层面粉也看不出什么端倪,只好放进嘴里。
就在这个时候,一位老乡随口的一句话让张春光顿时打起了精神。那位炸鱼的大姐说:我们炸鱼从来都不用收拾,就放点盐,这鱼干净得很,没有一点的土腥味儿。
没有土腥味儿?我们知道,淡水鱼的土腥味一直都很重,特别是鲤鱼草鱼之类,这些鱼有土腥味是因为它们常年以带着微生物的腐殖质为食物,这些微生物通常是细菌,有淡淡的腥味。鱼类在进食中会把这些细菌也一并吞食,进入鱼体内的细菌不被消化,渗透到了鱼的血液和肌肉,就有了腥味。
但这种多鳞铲颌鱼没有土腥味,这是为什么?
张春光取得了一条鱼,进行了解剖。划开鱼肚子,他发现这条鱼的消化道里的确没什么食物,非常的干净。经过多次研究对比发现,这种多鳞铲颌鱼大多都没有食物在肚子里,可以推断它们生活的地方食物有限,导致其一直饿着肚子。
可是如果食物匮乏,这些鱼怎么能繁衍几百年而不会灭绝?于是有人提出质疑,认为这些鱼可能来自山的另外一头,是别人家养的鱼,每到这个季节通过山间缝隙流到了这边。
这个推断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如果这些鱼吃的是饲料或者人工收集的鱼食,的确有可能导致其消化道没有食物残存。
于是一帮人翻山越岭,历经千辛万苦到了山的另外一头,却发现这边附近根本就没有鱼塘。不死心的他们甚至还专门向当地村民打听了一下,确实没有人家是靠养鱼为生的。
张春光提出让乡亲们带他去流鱼洞附近看看,以更好地解开问题。想到流鱼洞,需要穿过一条小河,河上没有修桥,所以他们早就自制了一个木筏。
03 流鱼洞的鱼儿竟是珍稀物种多鳞白甲鱼
当张老师踩着木筏抵达河对岸,他就望着这附近的山水和岩石发呆,直到抵达流鱼洞附近,他才像是想起什么一样豁然开朗。
原来,他是觉得这里的环境非常的熟悉,而流鱼洞附近的岩石结构让他更加坚信自己见过这种情况。这种环境曾经是他的研究对象,而他们把这种鱼叫做叫多鳞白甲鱼。
多鳞白甲鱼,是如今流鱼洞里的鱼的学名。曾经的多鳞铲颌鱼是以鱼嘴来命名的,因为这种鱼的鱼嘴上半部分非常厚实,下半部分平直且略微单薄。鱼嘴上半部分非常坚硬,就像一把铲子,这种构造是为了更好地啃食岩石上附着的藻类等。
而多鳞白甲鱼则以这种鱼的归属进行命名,科学家们将其归入白甲鱼属。小鱼的鳞片细小密集,通体发白,所以这样描述也不错。从特征上看,多鳞铲颌鱼更为贴切,但是多鳞白甲鱼是目前研究界公认的命名。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张老师就在研究关注我国尚存的珍稀淡水鱼类,多鳞白甲鱼就是其中的一种。经过他的多方寻找和研究,他发现这种鱼喜欢生活在水质清澈,山水相依的环境中。
解开了这种鱼真身的疑惑之后,大家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流鱼”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大量的鱼儿从洞中流出的情况?流鱼的空间仅限于这一口流鱼洞,流鱼的时间也死死地咬着清明前后。这一系列问题的背后究竟是什么?
04 神秘的流鱼现象,白甲鱼过冬的诀窍
在张老师多年的研究记载中,不只有皮家村一个地方有流鱼的现象,全国长江以北的多个地方都发生过,但是随着环境的变迁,这些地方的流鱼都消失不见了。
既然流鱼的现象不是个例,那么当地的流鱼现象一定也与以往有关流鱼的记载脱离不开。如此一来,只要找到以往流鱼现象的特征,再对当地的情况进行验证,就能解开流鱼的谜团了。
根据张老师的记录,流鱼现象只发生在有山体的溪流,诸如大江大河的干流,哪怕是挨着山体也没有发生过流鱼的现象。
皮家村流鱼洞的底端是一条溪流,小溪除了干净清澈以外,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所以大家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了流鱼洞的另外一端:山里。这座山的内部一定大有乾坤,导致鱼儿们在特定的季节从山中跑出,来到小溪生存。
为了更好地研究这座山,张老师特地邀请了一位来自十堰市国土地质局的地质专家,程老师。程老师自从听说了流鱼洞的事情之后就对其非常感兴趣,这次更是爽快应邀前来一探究竟。于是,一干村民,外加两名专家组成的探索小组就成立了。
众人协助程老师对流鱼洞泉眼附近的山体进行了标本采集和切割研究,经过一番仔细的对比,程老师发现,当地的山体岩石属于石灰岩,受到流水的侵蚀之后,形成了喀斯特地貌。
石灰岩属于碳酸盐类岩石,与水容易产生化学作用。因此,流水能够对石灰岩形成以化学侵蚀为主,物理冲击为辅助的地质作用,形成了诸如石笋、石林和溶洞等地质景观,这些就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如果说当地的山体能够被流水侵蚀,而山内有暗流存在,那么很有可能形成山内溶洞。这些溶洞就是白甲鱼栖息的环境。
此时,一位村民站出来说,自己小的时候很喜欢和小伙伴们结伴到山的洞里探险,尤其是这个神奇的流鱼洞。山洞口非常的小,十来岁的孩子都要屏住呼吸侧着身子挤进去,但是进来以后,十来平方的内侧显得非常的宽敞。
在这个洞里,他还见过一个类似于“地锅”的口子,这个口就在山洞的地面上,水顺着这个口向外涌出,形成了一个涌泉。
为了确认这一情况属实,众人寻找到一处洞口,进入了山洞一探究竟。经过仔细地调查,程老师发现这位村民说的话属实,山洞里的确有很多类似的涌泉口,这就说明山底部有地下河的存在,白甲鱼们就生活在这地下河里,每到季节就顺着涌出的泉水来到山外的溪流。
听到这里,张老师也是豁然开朗。他说,这种鱼是暖水型鱼类,对生活环境的水温有着比较高的要求,尤其不能生活在较冷的水域。
每当冬季快要到来,山外溪流的水温逐渐下降,它们就会游到山里的地下暗河,因为山体对暗河形成了一个很好的保温层,所以地下暗河冬季的水温要高于溪流水温。
而当春夏季到来,溪流的水温回暖之后,在太阳辐射的效果下,溪水温度又会超过地下暗河的水温。所以白甲鱼要顺着涌出的泉水来到溪水。清明前后,溪水的水温已经适宜白甲鱼生存,所以它们会在清明前后集中地游出来。
05 珍稀白甲鱼的奇妙生活:为繁衍后代而出洞
可是,皮家村的村民们每年都能目睹白甲鱼春暖花开时从地下河游出的情形,却从未见过白甲鱼从溪流游进地下河。
皮家村的村民们对于这座山再熟悉不过了,哪怕是天黑了,他们都能顺着山路摸索着找到流鱼洞。但从来没人见过有鱼进入这座山,在他们的印象中,这座山仿佛是一个永远也倒不空的宝瓶,什么都不用吃,就能吐出大量的鱼儿。
张老师查阅了以往对“流鱼现象”的记载发现,这种鱼其实没有成群结队出行的习性,所以它们会各自在不同的时候选择进入山洞。
而这个时机的抉择就取决于很多种因素,尤其是食物。溪流与外界联系紧密,有大量的食物可以获取,而地下河相对而言就要“贫瘠”一些,因此,鱼儿们往往会在吃饱了之后再进洞。而溪流同一时间可获取的食物是有限的,所以鱼儿们会错峰吃食,零星进洞。
那么为什么流鱼洞每年会在短时间内大量流出白甲鱼?莫非是因为它们都饿着肚子,急着找饭吃?其实不是这样的。
早在多年以前,皮家村的村民们就发现了一个秘密。从流鱼洞里流出来的白甲鱼,最初的鱼鳍呈现出淡红色,而后面流出的白甲鱼鱼鳍则是鲜红色,等到鲜红色鱼鳍的鱼开始流出,这次“流鱼”就接近尾声了。
张老师说,这些鱼鳍的颜色其实是区别白甲鱼性别的标签,雌性鱼的鱼鳍颜色淡,雄性鱼的颜色深。越是健壮的雄性鱼,其鱼鳍颜色就越是鲜艳,这是一种求偶的手段。
经过解剖,张老师也发现这些鱼都已经是性成熟体,它们选择在这个阶段出来,就是为了交配产卵。所以白甲鱼进入山洞的时间各不相同,流出来的时间却非常的集中。毕竟,自己吃饭没人管,相亲大会不能错过啊。
多鳞白甲鱼是一种珍稀的半洞穴鱼,更是长江以北分布的鲅亚科的唯一一种,非常具有研究意义和保护意义。在国家级《水生野生保护动物名录》里,多鳞白甲鱼被列为二级保护动物。
张老师见到这种“吐鱼”情景,是既心疼又害怕。
所以当张老师将最终的研究结果告诉乡亲们之后,乡亲们都停止了对白甲鱼的捕捞。他们以往捕捞的可是繁殖期的,长此以往,当地的白甲鱼唯有灭绝这一条路。他们自然更希望见到这些可爱的鱼儿能够在当地长期地生活下去,实现人与自然的平衡。
吃鱼固然是好,但是相比于短暂的口腹之欢,他们依然觉得自己村子里能够有这么一个独一无二的“流鱼洞”更加美好。张老师原本还在头疼该如何劝阻皮家村的人停止捕捞,却没想到他们的念头出奇的一致。
如今,当地的流鱼洞依然存在,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白甲鱼,皮家村的村民们甚至自发组成了保护队,每到清明前后就轮流在山上看守,防止偷盗。皮家村的流鱼洞已经成为了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典范,这也是未来我们最应该走的一条路。
参考文献
1,悬壁流鱼洞--走近科学
2,湖北省十堰市神秘洞穴“流鱼洞”每年吐出上万斤鱼 属濒危多鳞白甲--神秘的地球
湖北一神秘山洞,常年“吐鱼”上万斤,专家赶来一看既心痛又害怕
2006-2021 www.whpyq.com 威海信息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