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bo 查看: 5
博:广博;知道得多;通:通晓。
通晓古代和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渊博。
出处:《晋书・石崇传》:“君侯博古通今,察远照迩,愿加三思。”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用于称颂人。
例子:你向有才女之名,最是博古通今。(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回)
正音:“通”,读作“tōng”,不能读作“tòng”。
辨形:“博”,不能写作“搏”。
辨析:“博古通今”和“博学多才”;都含有“学问渊博;知识丰富”的意思。但“博古通今”偏重在通晓古今之事;“博学多才”泛指学问广博;具有多方面的才能。
谜语: 古今通 (谜底:博古通今)
学问渊博,通晓古今。语本《孔子家语・卷三・观周》。
孔子谓曰:“吾闻博古知今,通礼乐之原,明道德之归,则吾师也。今将矣。”对曰:“谨受命。”遂言于鲁君曰:“臣受先臣之命,云孔子,圣人之后也,灭于宋。其祖弗父何,始有国而授厉公,及正考父佐戴武宣,三命兹益恭。故其鼎铭曰:『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𫗴于是,粥于是,以糊其口。其恭俭也,若此。』”臧孙纥有言:“圣人之后,若不当世,则必有明君而达者焉。孔子少而好礼,其将在矣。”属臣曰:“汝必师之,今孔子将适周,观先王之遗制,考礼乐之所极,斯大业也,君盍以乘资之,臣请与往。”公曰:“诺。”与孔子车一乘,马二疋,坚其侍御。敬叔与俱至周,问礼于老聃,访乐于苌弘,历郊社之所,考明堂之则,察庙朝之度。
[1]南宫敬叔:孔子弟子,孟僖子之子,春秋鲁人,生卒年不详。
[2]老聃:李耳,生卒年不详。字伯阳,谥曰聃,春秋时楚国苦县人。曾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主无为之说,后世以为道家始祖。孔子尝往问礼。著有《道德经》五千余言。
[3]往:前往拜访。
“博古通今”原作“博古知今”。“博”、“通”都有见识广大的意思,一个人如果对于古今之事都能通晓,学问自然十分渊博。《孔子家语・卷三・观周》中记载著孔子曾对弟子南宫敬叔称赞老子,说老子的学问渊博,通晓古今,又明白礼乐的源流演变,明白道德的道理,可以作为自己的老师,便要弟子驾车,前往拜访老子,向他请教礼乐之事。后来“博古通今”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人学问渊博,通晓古今。
01.《晋书・卷三三・石崇传》:“使者曰:『君侯博古通今,察远照迩,愿加三思。』”
02.宋・戴复古〈望江南・壶山好〉词:“壶山好,博古又通今。结屋三间藏万卷,挥毫一字直千金,四海有知音。”
03.《三国演义》第三二回:“(曹)丕八岁能属文,有逸才,博古通今,善骑射,好击剑。”
04.《醒世恒言・卷一一・苏小妹三难新郎》:“老苏生下两个孩儿,大苏小苏。大苏名轼,字子瞻,别号东坡;小苏名辙,字子由,别号颖滨。两子都有文经武纬之才,博古通今之学,同科及第,名重朝廷,俱拜翰林学士之职。”
05.《镜花缘》第五回:“你向有才女之名,最是博古通今,可曾见过灵芝、铁树均在残冬开花?”
语义学问渊博,通晓古今。褒义。
类别用在“学识广博”的表述上。
①我才疏学浅,怎当得起博古通今的赞赏。
②这位老先生阅历广泛,是个博古通今的人。
③井底之蛙也自称博古通今,真是贻笑大方。
④他的学问渊博,不愧是博古通今的历史学家。
⑤老陈博古通今,说话时总是引经据典,让人无法反驳。
⑥王老师博古通今,上课时风趣幽默,内容丰富,很受学生欢迎。
⑦由于李教授少年时勤奋好学,如今才能成为一个博古通今的学者。
be conversant with ancient and modern learning
古今(ここん)の事情(じじょう)に精通(せいつう)する
être renseigné aussi bien sur l'ancien que sur l'actuel
свéдущий в дрéвней и совремéнной истóри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