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han 查看: 7
浃:湿透。
汗水流得湿透背衣。形容闷热或干活卖力气。也形容极度惶恐或羞愧。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皇后纪下・献帝伏皇后》:“操出,顾左右,汗流浃背,自后不敢复朝请。”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满身大汗。
例子:在劳动竞赛中,大家干得汗流浃背。
正音:“浃”,读作“jiā”,不能读作“jiá”;“背”,读作“bèi”,不能读作“bēi”。
辨形:“汗”,不能写作“汉”;“浃”,不能写作“挟”。
辨析:“汗流浃背”和“挥汗如雨”;都形容出汗很多。不同在于:①“汗流浃背”是直陈性的;“挥汗如雨”是比喻性的;比喻出汗的程度重;带夸张味道。②“汗流浃背”还有由于害怕、紧张而出汗的意思。“挥汗如雨”却不能。
故事: 汉武帝的托孤重臣霍光对皇帝刘贺寻欢作乐不理朝政忧心忡忡,他与张安世、田延年密议要废掉刘贺,得让丞相杨敞提出。杨敞听说后吓得汗流浃背,不置可否。他的妻子是司马迁的女儿代他决定同意。第二天他们奏请太后另立刘洵为帝。
“汗流浃背”指汗流很多,湿透了背部,本用以形容非常惭愧、惊恐的样子。语本《史记・卷五六・陈丞相世家》。后亦用以形容工作辛劳,汗出湿背。
既益明习国家事,朝而问右丞相曰:“天下一岁几何?”勃谢曰:“不知。”问:“天下一岁几何?”勃又谢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对。于是上亦问左丞相平。平曰:“有主者。”上曰:“主者谓谁?”平曰:“陛下即问决狱,责廷尉;问钱谷,责治粟内史。”
[1]孝文皇帝:汉文帝刘恒(公元前202—前157),汉高祖刘邦之子,继汉惠帝即位。施政采黄老治术,尊行道家的无为而治。仁慈恭俭,废除残酷的刑罚。天下丰殷,四境和平。
[2]勃:周勃(?∼公元169),西汉沛县人。秦末跟随刘邦起义,屡立军功,封绛侯。后平吕氏之乱,迎文帝即位,拜右丞相,卒谥武。
[3]决狱:判决狱讼。
[4]钱谷出入:赋税收支。钱谷,赋税。
“汗流浃背”原作“汗出沾背”。西汉初年,由于惠帝才智平庸,朝政由吕太后把持,并分封其家族兄弟为王。吕后去世后,太尉周勃带兵诛杀吕氏诸王,铲除吕氏的势力,并迎高祖刘邦的另一个儿子刘恒为帝,是为汉文帝。文帝即位后,右丞相陈平认为周勃平定吕氏之乱,巩固汉室的天下,功劳比自己要大得多,于是自愿将右丞相的位子让出。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周勃成为群臣中地位最高的右丞相,陈平则降为较低的左丞相。有一天早朝时,汉文帝问周勃说:“国家一年判决的诉讼有几件?”周勃过去都是掌管军事,对这些事情并不了解,只好回答不知。文帝又问:“国家一年的税收支出又是多少?”周勃也太不清楚,只好又回答不知。文献中使用“汗出沾背”来形容周勃对政事一问三不知,心里感到十分著急、惭愧,汗流了满身,背都湿透了。后来“汗流浃背”这句成语就由此演变而出,形容非常惭愧、惊恐的样子。亦用于形容工作辛劳。
01.《后汉书・卷一○・皇后纪下・献帝伏皇后纪》:“操出,顾左右,汗流浃背,自后不敢复朝请。”
02.《隋书・卷五七・卢思道列传》:“周氏末叶,仍值僻王,敛笏升阶,汗流浃背,莒客之踵跻焦原,匹兹非险,齐人之手执马尾,方此未危。”
03.《五灯会元・卷一八・法轮应瑞禅师》:“师愤然欲他往,因请辞,及揭帘,忽大悟,汗流浃背。”
04.《荡寇志》第四一回:“这句话分明青天打下霹雳,蔡京心有暗病,直吓得汗流浃背,魂不附体。”
05.《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看得他身上冷一阵热一阵,冷时便浑身发抖,热时便汗流浃背,不住的面红耳赤,意往神驰,身上不知怎样才好。”
㈠
语义汗流很多,湿透了背部。
类别用在“流汗如雨”的表述上。
①跑完马拉松全程后,选手个个汗流浃背。
②今天实在热,即使只穿件汗衫,仍然汗流浃背。
③在这大太阳下工作,常是一会儿,就汗流浃背了。
④请你将冷气打开吧!这房间热得我汗流浃背,根本睡不著。
⑤火场温度实在太高了,即使大冷天,消防队员仍然汗流浃背。
㈡
语义形容非常惊恐的样子。
类别用在“惊惧恐慌”的表述上。
①看到眼前这恐怖的景象,直吓得他汗流浃背。
②车子差点翻落山谷,大家吃惊之余,庆幸命虽保住,但汗流浃背,著实出了一身冷汗。
㈢
语义形容工作辛劳。
类别用在“艰辛劳苦”的表述上。
①为了布置会场,他忙得汗流浃背。
②看著工人工作得汗流浃背,他的内心不由得感动起来。
形音浃,音ㄐ|á。透澈、浸透。不可写作“夹”。
sweat all over
汗だく
ruisseler de sueur(être en nage,tout en sueur)
in Schweiβ gebadet(von Schweiβ durchnǎβt)
пот льётся градом